大家好,如果您還對不銹鋼 冷作硬化 硬度不太了解,沒有關(guān)系,今天就由本站為大家分享不銹鋼 冷作硬化 硬度的知識,包括硬化層硬度計算的問題都會給大家分析到,還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,下面我們就開始吧!
一、210不銹鋼冷作硬化后的硬度變化
1、通常,不銹鋼可以分為三個硬度狀態(tài):軟、半硬和硬。這些硬度狀態(tài)可以通過冷、熱加工等加工方法來實現(xiàn),冷加工可以使不銹鋼變得硬而脆,而熱加工則可以使其變得柔軟而韌性增加。
2、隨著冷變形程度的增加,金屬材料強度和硬度提高,但塑性、韌性有所下降。 簡介 金屬材料在再結(jié)晶溫度以下塑性變形時強度和硬度升高,而塑性和韌性降低的現(xiàn)象。又稱冷作硬化。
3、這種情況會變硬。不同硬度不銹鋼冷拉的話,本身表面的硬度就會變硬的,冷拉是高溫加工后在均勻拉長的,外表面高溫以后硬度就會變高的,硬度的變化和含碳量有關(guān)系的,4系列的用淬火增加硬度比較明顯。
4、鋼材經(jīng)過這種加工后,長度增加,直徑縮小,彈性極限上升至相當(dāng)于原材料強化階段,大大提升了材料的彈性極限。并且使應(yīng)變率降低,提高了材料的剛度。
5、AISI316奧氏體不銹鋼,施加相同的冷作硬化加工變形,分別加熱到1050℃、950℃、850℃熱處理后保溫10min,然后以相同冷速冷卻下來,金相組織和晶粒度評級結(jié)果見圖2。
6、這些都會使表面層金屬的硬度增加,減少表面層金屬變形的塑性,稱為冷作硬化。 金屬材料——不銹鋼在生活中的用途 不銹鋼在日常生活中,是制作各種廚房家用電器的主流材料。
二、不銹鋼304固溶處理溫度
1、敏化處理是指已經(jīng)過固溶處理的奧氏體不銹鋼,在500—850℃度加熱,將鉻原子從奧氏體中以Cr23C6碳化物的形式沿晶界析出,造成奧氏體不銹鋼的晶界腐蝕敏感性增強,這就是敏化處理。
2、固溶處理溫度選擇為1000℃-1100℃,冷卻介質(zhì)為空氣或水。 由于304不銹鋼管的敏化溫度為450℃-800℃,在這個溫度范圍內(nèi),304不銹鋼管成分中的Cr容易和聚集在晶界處的C原子結(jié)合形成碳化物Cr23C3,從而導(dǎo)致晶界處貧Cr。
3、固溶熱處理溫度選擇為1000-1100,冷卻介質(zhì)為空氣或水。由于304不銹鋼管的升降溫為450-800,在這個溫度范圍內(nèi),304不銹鋼管成分中的Cr容易與聚集在晶界的C原子結(jié)合形成碳化物Cr23C3,導(dǎo)致晶粒不良邊界Cr。
4、恢復(fù)不銹鋼固有的耐腐蝕性。 由于碳化物沉淀和冷加工導(dǎo)致的晶格缺陷,導(dǎo)致304不銹鋼的耐腐蝕性降低。固溶處理后,鋼管的耐腐蝕性恢復(fù)到良好的狀態(tài)。對于304不銹鋼,固溶處理的三個要素是溫度,保留時間和冷卻速率。
5、在相同固溶處理和敏化溫度區(qū)間保持相同時間條件下,304不銹鋼在700~750℃之間晶間腐蝕敏感性較大。 3EPR法測量Ir/Ia評價 EPR法測定E-J曲線類型如圖7所示。
6、304奧氏體不銹鋼試塊進行1050C保溫30min固溶處理,分別在水中和在空氣中冷卻。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得出組織均為單相奧氏體,水中冷卻不銹鋼硬度更高,說明水冷后獲得更大的內(nèi)應(yīng)力。